
在储能技术加速迭代与国家能源战略深度耦合的新发展阶段,传感器作为储能系统数字化升级的核心感知中枢,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石作用。本次研讨会紧扣《"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的智能调控与安全预警体系建设要求,聚焦传感技术这一关键支撑点:通过温度、电压、电流等多维度高精度感知网络,实现电池健康状态的实时全景监控;依托智能决策神经末梢的毫秒级响应机制,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体系;这些技术创新将实质性破解热失控预警、能效优化等行业痛点,为构建本质安全、高效协同的新型储能系统提供数字化底座,强力支撑我国能源结构绿色转型与双碳战略目标达成。
此次会议得到了安徽省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的指导,汇聚了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海螺融华储能科技有限公司、阳光电源科技有限公司、中电八所、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电安传感器、合肥工业大学、厦门宝盈新电子有限公司、合肥皖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建筑大学、合肥哈工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汉华产业集团、国网安徽电科院等众多单位的行业精英,共同探讨储能传感与安全技术的前沿进展与创新应用。

会议以“储能传感与安全技术——创新与应用”为主题,围绕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展开深入交流与讨论。在储能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传感器作为储能系统的“神经末梢”,其精准监测与智能反馈功能对于保障系统安全运行、提升整体效率至关重要。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旨在凝聚行业智慧,紧扣国家和地方政策方向,推动储能传感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助力储能产业迈向更高水平,为实现国家能源战略目标和地方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型贡献力量。

会议期间,来自产学研各界的代表通过同桌对话、专题研讨等形式展开多维度、多层次的深入探讨。与会专家聚焦储能系统安全监测的行业痛点与前沿方向,在智能传感算法优化、多参数协同诊断、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技术路径层面形成多项可落地的技术攻关方向。此次会议不仅有效促进跨领域协同创新,更通过构建"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场景应用"的闭环研讨模式,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的传感技术创新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与会机构代表纷纷表示,将以此为契机深化战略合作,共同推进传感技术在源网荷储各环节的深度融合,以更精准可靠的感知能力护航储能产业安全发展,加速实现"双碳"战略目标。